玩戶外和想玩戶外的人越來越多了,入門級戶外裝備的選擇是很多人面臨的問題。問老驢吧,往往問到無語,要不就是“輕量化”開頭的長篇大論,要不就是“功能至上”的苦口婆心。這篇文章根據(jù)我自己的戶外經(jīng)驗寫成,不能算權(quán)威,只能算誠懇。還有,一般玩戶外都是先從“徒步”開始的,背上背包,游山玩水,所以我談的入門裝備就先從徒步開始。
既然談到選擇,那當(dāng)然有標(biāo)準。我認為對于戶外裝備來說,所謂好壞的標(biāo)準就是這些裝備應(yīng)付戶外環(huán)境的能力。然而,“能用”和“好用”之間并沒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,所以其實也無所謂真正的好壞可言。我的觀點就是,“好用”的裝備可以和你一起應(yīng)付一些沒有在考慮當(dāng)中的意外情況,而“能用”的裝備則不能,甚至?xí)谝馔馇闆r下出問題,搞得你更加狼狽。
在開始之前,我首先要談幾點前提,第一就是戶外裝備的非唯一性。戶外裝備的功能性很強,以幫助使用者能在一些比較嚴苛的戶外環(huán)境中生活。而戶外環(huán)境是復(fù)雜多變的,下至深海上至極峰,環(huán)境變化可以說真的是“滄海桑田”。所以購買戶外裝備前首先必須明白幾乎不可能有某樣裝備可以應(yīng)付所有的狀況。如果你預(yù)算充裕,可以選擇為各種環(huán)境購買不同類型和功能的裝備。例如為了徒步買徒步鞋,為了攀巖買攀巖鞋,為了登山買登山鞋,這絕對不是燒錢或者多此一舉(如果你的預(yù)算有限,那么你必須明白,你需要放棄掉一些“可能”,而把錢用在你最經(jīng);顒拥念I(lǐng)域)。第二點就是戶外裝備性能的平衡性。為了完成某一種功能,戶外裝備往往有幾種特性來滿足它,而這些特性總是相互矛盾的。例如防水和透氣,堅固和輕便,精確和耐用等等。在這些矛盾之上的更是我們永恒的矛盾,價格和性能。塑料布可以防水,但是它能透氣嗎?不透氣,能做成衣服或者鞋子嗎?離開平衡討論任何一個單項的指標(biāo)是沒有意義的,所以拍磚的時候請成熟一點。第三點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原則。在充分競爭的商品社會,我們有理由認為這個行業(yè)保持著某種“平均利潤”,大家都不會賺得太少,當(dāng)然也不能太黑。所以推薦某種產(chǎn)品的時候,我只會推薦一個“起步價”。第四是一般原則。我討論的全是一般情況,一般人,一般體力,一般有錢,一般的冒險精神。要是有人要用麻繩去登山,或者光腳去走戈壁,那你已經(jīng)不是“入門”驢了,不用在這里浪費時間。
鞋子
鞋子我認為是戶外的第一裝備。和鞋子比起來,你其他所有的裝備都可有可無。你可以借,可以租,可以DIY。但是假如沒有一雙合適的鞋子,我以你的旅伴的身份勸告你,最好還是待在家里看電視吧,要不在戶外你可能害人害己,自己痛苦不說,還把整個隊伍拖垮。鞋子的類型和品牌真不少,很難做出具體的建議。我且分析幾個關(guān)鍵的功能,大家自己去選擇吧。
買戶外鞋的第一項恐怕就是幫的高低了。高幫的對腳踝保護好,可以應(yīng)付坎坷不平的路面,保暖,但是重,穿脫不是很方便,平時似乎也不大好穿出去。低幫的輕便,穿脫方便甚至不用解鞋帶,但是保護性能差,在戶外走容易扭傷腳。所以我建議至少要買中幫以上的可以保護住踝部的鞋子。
第二是鞋頭要加強,常見的是包一塊耐磨的橡膠,外皮里面也有加強材料,使鞋頭很硬,可以保護腳趾,踢到石頭的時候不會受傷,也不容易被重物壓傷。但是加強的鞋頭在踩踏窄小的臺階的時候不容易著力,可能打滑,要注意。
第三是耐磨鞋底。這里說的只是徒步。鞋底材料和花紋是比較難選的,因為耐磨和防滑是兩個相互排斥的指標(biāo)。看到所有的宣傳材料上都說自己的鞋子耐磨又防滑,其實需要辯證接受。硬的鞋底耐磨,但是不能很好的貼合接觸面,所以防滑性能是受到影響的。軟的鞋底貼合好,防滑出色,但是肯定不耐磨。在戶外徒步,碰到比較多的是石頭地面或者混合型石頭地面,在干燥的時候不會很滑,但是會很磨鞋子。鞋底不夠硬的話,走在這種路面腳底也會硌得非常難受。所以即便是戶外鞋底的明星“V底”( vibram是意大利著名的橡膠生產(chǎn)廠商,V底就是各鞋廠采用它生產(chǎn)的橡膠做出來的鞋底)用作徒步鞋底時它最出色的性能也是耐磨,強度好,而防滑性能則不是第一考慮。當(dāng)然,攀巖鞋的V底另當(dāng)別論。所以鞋底首先要選擇結(jié)實耐磨的,不要苛求徒步鞋很防滑。
第四是鞋子材料。Gore_tex(戈爾特斯)當(dāng)然是目前最好的選擇。防水和透氣的矛盾在這里被廠家變成了超級賺錢的題材。這種材料不透水,穿著它做的鞋子踩進水里是沒事的,而它又透氣,腳上的汗汽可以通過它排出來。讓腳保持干爽。這個特性絕非可有可無的,在高海拔地區(qū),因為水蒸汽的比熱比空氣大很多,鞋子里面的汗汽會讓寒冷長驅(qū)直入,穿透你的骨髓,最后讓你失去腳趾。而保持干爽就意味著保暖,還意味著健康,不發(fā)腳氣,皮膚保持干爽也不容易被磨出水泡。這種高科技的材料擁有著目前最好的同時防水和透氣的指標(biāo),所以也是許多大鞋廠的首選,戈爾公司當(dāng)然就財源滾滾了。
第五是鞋子的一些其他細節(jié),例如鞋舌的設(shè)計要和鞋幫連在一起,這樣涉水的時候水不會從鞋舌和鞋幫之間灌進去。還有鞋帶的最上面幾個孔,建議選用鉤式的設(shè)計,這樣穿脫會方便很多,而且在戴著手套的時候也容易操作。
綜上所述,這樣的一雙V底,Gore-Tex面料的徒步鞋起步價在500到600元。這錢是最有必要花的。要是有人問我,200一雙的行不行,我會說,可以,不過你用起來必須小心謹慎一點,而且,我個人不會買200一雙的鞋子。
我到目前為止只穿過一雙徒步鞋,HBNature的,韓國品牌,Gore-tex料子。HBNature自己的底子。中幫,天冷的時候也適合平時穿著。鞋子非常結(jié)實,防水性能我覺得一般,長時間行走在有露水的草地會感覺鞋子里面有潮氣。這雙鞋我穿了五六年,走過接近1000公里,乘車乘飛機的不算,現(xiàn)在還在服役當(dāng)中。穿了這么久,鞋幫和鞋底之間沒有一處脫膠,不過一只鞋的后跟底有開裂,可能會進水,所以我會對它比以前溫柔一些。因為入門的時候玩的主要是徒步,所以在預(yù)算有限的情況下我選了它。我記得五六年前買的時候是六百多塊錢。
選鞋子的時候注意選比較硬的,有一定分類的。輕當(dāng)然好,不過要記住,一定價格下,同樣強度的鞋子,越輕的越貴。鞋子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問題是鞋面和鞋底脫膠,還有鞋底橡膠被意外穿透。這些問題在買鞋的時候不一定看得出來,所以選個好點的牌子是比較保險的。
背包
我認為背包是第二裝備。有了鞋子,咱就可以上路了,但是東西總要背著去。”嘲娣皇娣,固然不一定會“后果很嚴重”,但是這絕對影響心情。
背包的容量是第一個選項。從15升到100升,取決于你要出門多久,要帶多少東西,和的身材與體力。一般來說,對于露營的“全戶外”,兩三天的,基本裝備包括帳篷,睡袋,防潮墊,一套到兩套換洗衣服,燈具,也可能還有炊具,其他工具,個人物品等等。這樣的一次驢行我個人認為30升以下的背包足夠。帳篷和防潮墊可以外掛,我不需要化妝品,如果是去大明山我也不帶爐頭和套鍋,最多帶個飯盒。但是假如你的睡袋是化纖的大個子,防潮墊是充氣的,還要帶上防曬霜和護膚用品,那可能就要用到40升左右的包了。如果你是走西藏,那還要帶沖鋒衣,大量的藥品和干糧,相機,也許還有筆記本電腦之類,那70升以上的背包比較合適。需要注意的是,各個公司對包的容量標(biāo)稱不一樣。有時候某個公司某個容量的包,直觀上感覺就跟另一個公司的同樣容量的包相差很多。除了容量,有的公司會標(biāo)出適合的背負重量,象睡袋一樣用一個色條表示。在哪個范圍內(nèi)是包包可以輕松承受的綠色,哪個范圍是比較吃力的黃色,哪個范圍又是接近過載的紅色,讓人一目了然。
背包還需要選擇類型。在徒步驢行中,我們一般不是很重視這個問題。從功能上劃分,背包有徒步包,穿越包,登山包,防水包等等,各有特點。徒步包講究的是取用方便,背負舒適,對包的形狀則沒有很多要求,所以徒步包往往到處都能裝,到處都能開。它可以在主包以外有很多側(cè)袋的,有很多拉鏈,有很多外掛點,可以很清楚的把用具分好類裝在不同的地方,不用象穿越包一樣考慮穿越樹林草叢,設(shè)計得又瘦又窄。它也不需要象登山包一樣設(shè)計很多掛環(huán),用來懸掛技術(shù)裝備和繩索。當(dāng)今的徒步包,一般有主包,側(cè)包,頭包,主包前面還有面包,下部有單獨的睡袋艙,休息的時候不用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才能拿到睡袋。底部和頂部有掛點,一般用來捆扎帳篷和防潮墊。
背負系統(tǒng),是每一個背包廣告都會吹噓的東西。我們說得簡單一點,背負系統(tǒng)要結(jié)實,可調(diào),舒適。結(jié)實是指包在負重的時候能承受住重量,不至于變形和撕裂;可調(diào)是指可以根據(jù)不同使用者的體型,身材和習(xí)慣來調(diào)節(jié)背包在背上的狀態(tài),對受力進行分配;舒適當(dāng)然是指包背在背上沒有壓迫感,身體各部分沒有不均勻受力,而且可以長時間保持比較良好的身體感覺。至于是否有鋁合金或者碳纖維框架我個人認為不是特別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