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車之旅自駕游資訊網(wǎng) -> 路書 -> 西北路書 -> 陜西
西安旅行推薦 玄奘長眠之地——興教寺
2011-01-25 16:13:42 來源: 作者: 【大 中 小】
玄奘西天取經(jīng),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故事,而今天要介紹的興教寺,便是著名的玄奘法師長眠之地。
公元664年,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后,葬于白鹿原,唐高宗二年(公元669年),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,并修建了五層靈塔,次年因塔建寺,唐唐肅宗題“興教”二字,從此取名興教寺。除了保存玄奘法師骨灰的五層舍利塔,還有其弟子窺基、圓測的舍利塔。
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,也稱護國興教寺,但是寺院在清朝同治年間被焚毀,于民國時期重建,而現(xiàn)在的舍利塔依然是唐朝建筑。
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0公里,長安縣杜曲鎮(zhèn)少陵原畔,長安縣鎮(zhèn)樊川北原(少陵塬),坐北朝南,門內(nèi)鐘鼓樓夾道對峙,氣象莊嚴,遠眺終南山,峰巒疊嶂,景色秀麗。寺內(nèi)藏有明代銅佛像、緬甸玉佛像各一尊,還有歷代經(jīng)卷數(shù)千冊。周總理就曾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瞻仰玄奘墓塔。
興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間,幾度枯榮,歷盡滄桑。建寺約百年之后,即“塔無主,寺無僧”。唐文宗太和二年(828),重修塔身。清同治年間(1862年-1874年)遭兵燹,除三座舍利塔外,全寺付之一炬,幾成廢墟。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、僧房十余間,又先后由朱子橋、程潛增建及修葺塔亭、大殿、藏經(jīng)樓、山門等,并補修了三塔。新中國成立后,政府兩次撥款整修。1982年以來,又進行了全面修繕、增建。1983年,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(qū)全國重點寺院,F(xiàn)興教寺主要建筑有:山門、鐘鼓樓、大雄寶殿、法堂、禪堂、藏經(jīng)樓等。
玄奘塔立于興教寺塔院正中,塔背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(830年)篆刻的《大遍覺法師塔銘》。左邊的陪侍塔中,安葬著他的弟子圓測法師靈骨;右邊的陪侍塔中,安葬著他的另一位弟子窺基法師靈骨。玄奘法師舍利塔高七丈,共五層,底層拱洞內(nèi)有 玄奘法師塑像。塔背嵌有《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》的碑刻,因亦稱大遍覺塔。
公元664年,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后,葬于白鹿原,唐高宗二年(公元669年),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,并修建了五層靈塔,次年因塔建寺,唐唐肅宗題“興教”二字,從此取名興教寺。除了保存玄奘法師骨灰的五層舍利塔,還有其弟子窺基、圓測的舍利塔。
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,也稱護國興教寺,但是寺院在清朝同治年間被焚毀,于民國時期重建,而現(xiàn)在的舍利塔依然是唐朝建筑。
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0公里,長安縣杜曲鎮(zhèn)少陵原畔,長安縣鎮(zhèn)樊川北原(少陵塬),坐北朝南,門內(nèi)鐘鼓樓夾道對峙,氣象莊嚴,遠眺終南山,峰巒疊嶂,景色秀麗。寺內(nèi)藏有明代銅佛像、緬甸玉佛像各一尊,還有歷代經(jīng)卷數(shù)千冊。周總理就曾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瞻仰玄奘墓塔。
興教寺自建成至今千余年間,幾度枯榮,歷盡滄桑。建寺約百年之后,即“塔無主,寺無僧”。唐文宗太和二年(828),重修塔身。清同治年間(1862年-1874年)遭兵燹,除三座舍利塔外,全寺付之一炬,幾成廢墟。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、僧房十余間,又先后由朱子橋、程潛增建及修葺塔亭、大殿、藏經(jīng)樓、山門等,并補修了三塔。新中國成立后,政府兩次撥款整修。1982年以來,又進行了全面修繕、增建。1983年,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(qū)全國重點寺院,F(xiàn)興教寺主要建筑有:山門、鐘鼓樓、大雄寶殿、法堂、禪堂、藏經(jīng)樓等。
玄奘塔立于興教寺塔院正中,塔背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(830年)篆刻的《大遍覺法師塔銘》。左邊的陪侍塔中,安葬著他的弟子圓測法師靈骨;右邊的陪侍塔中,安葬著他的另一位弟子窺基法師靈骨。玄奘法師舍利塔高七丈,共五層,底層拱洞內(nèi)有 玄奘法師塑像。塔背嵌有《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》的碑刻,因亦稱大遍覺塔。
Tags:車之旅 自駕游 景點線路 路書責任編輯:車之旅編輯
10
|
【繁體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薦】【舉報】【評論】 【關閉】 【返回頂部】
關于車之旅網(wǎng)站新聞聯(lián)系我們欄目介紹版權所有友情鏈接
Copyright@2010 chezhilv.cn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備10201977號